第一首 悲怆作品 13 (1799) 钢琴奏鸣曲 No. 8 C 小调 悲怆这是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第二首 月光作品 27 (1801) 钢琴奏鸣曲 No. 14 升C 小调 月光该曲几乎可以说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了。关于这首奏鸣曲的名字“月光”,有着很多的说法,最著名的是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贝多芬给一位盲人姑娘演奏钢琴的时候,风吹灭了蜡烛,月光静静地洒落在那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这时的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这首奏鸣曲的名字,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月光》奏鸣曲写于1801年,当时的贝多芬已经在信中承认了他对于耳疾的恐惧和挥之不去的忧虑。第一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第二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第三乐章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跳脚声。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第三首 暴风雨作品 31 (1802) 钢琴奏鸣曲 No. 17 D 小调 暴风雨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D小调,OP.31之2。其《暴风雨》的标题来自辛德勒当年请教贝多芬阐释此曲,贝多芬回答可以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这首作品充满奇异、灰暗的紧迫感,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年(1611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是莎士比亚用诗写成的遗嘱,他在《暴风雨》中表达了热爱生活、崇尚理想的良好意愿。同时,贝多芬在创作《暴风雨奏鸣曲》时,正是他听觉衰退、精神危机的时刻,他在几个月后写的“海里根士脱遗嘱”中说自己“六年以来我的身体何等恶劣……可是我不能对人说:'大声些,我是聋子’……这感官在我是应该特别比别人优越……我不致自杀是因为艺术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第四首 黎明作品 53 (1803) 钢琴奏鸣曲 No. 21 C 大调这首钢琴奏鸣曲是1803年开始作曲,于1804年夏季定稿完成,题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它被称为《(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但也有人称它为“黎明”,大概是觉得在引子般的第二乐章的朦胧晨意之后,紧接而来的末乐章的起首,有太阳喷薄而出的壮丽和畅美。1803年贝多芬的朋友塞巴斯蒂安·埃拉尔(SébastienErard)从巴黎送来一台大钢琴。贝多芬用它来演奏了《华伦斯坦奏鸣曲》,几乎用上了所有琴键(这台钢琴现摆放在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中)。这首奏鸣曲于1805年出版,标题为《大型奏鸣曲》。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最为活跃的时期,他接二连三地创作了许多大作品,如《英雄交响曲》、《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歌剧《费德里奥》等等。贝多芬在竭力完成这些伟大作品的同时又积极脱离过去的格调,放进了在以往作品所没有过的壮丽演奏技巧,造成了演奏会形式的效果,给人有如仰望天空一样的阔达大度之感。贝多芬开始展露自己的全貌,另创一种独特的风格,满怀自信地以巨大的力量向前迈进。可以说,贝多芬已经完全脱离了初期的风格。罗曼·罗兰曾写道:“这首作品是那么著名,但不够明确易懂。钢琴技法负担过重,炫技的华丽网络把它遮盖,经常妨碍人们捕捉它内在的亲切。我们习惯于贝多芬悲剧性的面目、威风凛凛的姿态、宽阔的音型,他的富有激情动机的暴露性特征。当贝多芬似乎无忧无虑地用他灵活、粗壮的手指依次弹奏琴键时(就象以他短小的双脚在郊外散步一样),无法想象在音阶和经过句的轻巧雨点下唱出的幻想所具有的紧张度和在这个梦境中清醒的意志所具有的坚定性。这是C大调洁白的奏鸣曲,犹如纯净的水在流动,对大自然醉人的赞美又服从于理智。”第五首 热情作品 57 (1805) 钢琴奏鸣曲 No. 23 F 小调 热情(Appassionata)《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的天才所获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是一首举世闻名、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几百年来,这部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真诚热爱。这部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巨著兼收并蓄了高度奋发的热情,十分热烈紧张的内容,发出了贝多芬深长而热情的呼喊,反映了贝多芬对时代的感触和认识。列宁曾特别喜爱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不止一次地被这部热情洋溢和充满时代反抗精神的音乐所激动,称赞它“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根据高尔基的回忆:有一次,列宁在莫斯科听了《热情奏鸣曲》的演奏后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热情》更好的东西了,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它。这真是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可以骄傲地、也许是天真地想:看,人们可以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啊!”罗曼.罗兰则称这首奏鸣曲是“火焰般的急流在花岗石的轨道上。”“孟布兰峰高耸在阿尔卑斯山上。”乌辽贝舍夫称它为“火山式的奏鸣曲”,“既狂热又崇高的作品。”可以看出,“火”字形象地反映了这部作品的特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