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第一个受邀在世界殿堂级录音室-阿比路录音室录制由英国政府电影协会投资的战争纪录片(‘A Couple of Down and Outs)原声带的华人钢琴家,能在Abbey Road Studios录制音乐的华人钢琴演奏家寥寥无几 ,而她成为了华人钢琴家的佼佼者。16岁那年她收到来自世界各地顶尖音乐学院奖学金录取通知书,随后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长在上海破格录取, 成为当届皇家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年龄最小的学生。 2013年她在伊斯比亚意大利国际钢琴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青年组二等奖的好成绩,成为第一个拿到此荣誉的华人钢琴家。她的演出足迹遍布欧洲,她被欧洲乐评誉为“新一代创造力钢琴家”。观众总能被她细腻唯美的演奏及纯熟的技巧深深吸引着, 感受到她对每个作品有着与其他钢琴家不同寻常的理解。近期在斯普林堡得国际协奏曲比赛,她演奏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被斯普林堡得音乐节组委会以及布赖顿青年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家安德鲁雪伍徳评价为 “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演奏,精彩绝伦且富有表现力!” “技术高超,音色变化丰富令人遐想联翩!” 她,就是22岁的旅英钢琴家王丝路。
初次见到王丝路,她穿着黑色长裙,随着灵巧的的指尖在黑白键上飞舞, 动人的琴声在音乐厅中飘荡… 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谈吐落落大方。
“对于任何一个钢琴演奏者来说,参加比赛获奖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中见证自己水平的长进,每一次参加比赛我都能感受到自己微妙的进步。而比赛获奖往往需要两方面, 实力和运气, 因为钢琴比赛是一个充满主观色彩的东西,所以对于名次我并不在意。每当我在台上演奏的时候,可以抛开一切烦恼,尽情的享受手指带来美妙声音的快感,这钟感觉很美好,所以演出和比赛经历都是我在钢琴演奏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当谈到过去的比赛经历,王丝路很有感触,正是过去丰富的比赛和演出经历练就了现在的自己。
坚持努力终有回报
王丝路说,从小自己就对钢琴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感觉那一个个黑白键盘如同有着生命一样在吸引着自己。在父母的支持下,她从5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学习进步非常快,7岁开始登台演奏。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走上专业这条路, 后来陆陆续续在比赛中获奖后才发现自己的潜能,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开始了专业训练。 很快以专业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师从钢琴系主任徐军。并跟随着上海音乐学院陈巍岭教授, 著名作曲家王建中等钢琴名家学习。在英留学期间跟随鲁宾斯坦钢琴比赛评委、国际钢琴演奏大师Ian Fountain, 著名钢琴教育家Phlip Jenkins继续深造钢琴技艺。在这些名师们的指导下,王丝路的钢琴技艺突飞猛进,在钢琴演奏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真的很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老师,从他们身上学到的远远不仅仅是音乐,而是成为更好的人。我也希望可以把这些精粹传达给我的学生。我常常和学生说,音乐二字拆开来是音+乐, 光弹出音符远远不够,乐这个字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每一个音符都是有生命力的,每一个乐句都要赋予内容,这样的作品才是有魅力的。我觉得学琴本身是就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结合的过程,当你拿到一个作品首先要谨慎的去学习,错音错节奏这些基本的错误是要避免出现的,然后还要展开想象力,探索内心,所以学音乐不能太死板但也不能太放纵,说得容易,但这一点真的很难。”
聊到天赋这个话题的时候王丝路的脸上却浮现出一丝伤感,“ 我从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和天赋这个词挂钩,也许外界看到的都是光鲜的外表,演出,比赛,获奖,掌声… 可是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是汗水的付出。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每天七八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无论是严寒酷暑,我家的琴声从未断过,我的童年记忆中连年三十的夜晚我也是在练琴,曾经的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到现在身体还落下病根,而这些都是外人看不到的画面。我反而觉得自己是笨鸟先飞, 我从小喜欢预习功课,总是尽自己所能多学一点, 现在仍然坚持每天练琴五六个小时。我想这些付出和回报也是对等的,也许努力到了一定境界在别人的眼里就是天赋吧。”当谈到音乐启蒙教育,王丝路并不赞成现在国内父母强压孩子学乐器。 “ 学艺术这条道路上我非常反对强压和野蛮的追求结果,现在很多家长功利性太强,总是希望孩子考级,申请特长生。音乐本身是纯粹的,不要违背学音乐的初衷,作为父母更不要把自己的幻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我的音乐我做主
2017年2月应邀去世界顶级录音室-阿比路录音室录制电影原声带无疑成为王丝路演奏生涯中的一大亮点,这不是第一次她开始尝试跨界创造,她很早就开始爵士钢琴创作和改编。王丝路告诉记者:“ 很多人都喜欢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可也有古典音乐大师排斥流行音乐。很早以前我觉得二者不可兼得,渐渐的发现我其实理解错了,音乐传递的都是美好。其实我觉得这就是茶与饮料的区别,饮料很方便打开就能喝,而且马上可以尝到它的滋味,可是茶就不那么方便了,它讲究沏泡,讲究过程,而且味道要慢慢去品,比饮料要麻烦很多,所以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耐心。所以我们不能用喝饮料的眼光去看茶,同样也不能用流行音乐的标准去衡量古典音乐。 ” “在我看来流行音乐是将喜怒哀乐、压抑的情感, 通过音乐一吐为快,所以是情绪的即时消费。古典音乐则是能流传下来,成为经典而不断地被一代代人体会。流行音乐的通俗性更强,以旋律单音或歌词打动人心,符合大众口味, 而古典音乐相对于轻音乐和流行音乐更多的是本身的价值和不会随着时间褪色的经典。”
近期王丝路正在准备新专辑的录制,“我对近现代的作曲家的音乐很感兴趣,比如巴托克,利盖蒂,以及比较冷门的英国作曲家威廉奥尔文的作品,很多人认为他们的作品比较“难听懂”,因为这些作品对技术难度要求很高,节奏型变化很快,听上去仿佛很机械。但在我看来却觉得很有意思,往往看似杂乱无章的音符里藏着一段故事,一个动听的旋律,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暗号。” 此外,她也热衷于在欧洲演奏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近期在巴比肯米尔顿音乐厅演奏中国作曲家孙以强的作品《春舞》, 被钢琴大师帕米拉利雅德评价:“这是我们听到过最有诗意的音乐,把作品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意犹未尽!” 今年她还会在欧洲演绎更多的中国作品。
当问到对未来的规划,她这样回答:“把中国音乐带到国际舞台是我现阶段正在做的事情。优秀的中国作品应该让世界听到!同时继续在欧洲深造。学琴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同样的作品隔了三五年再弹感觉都会很不一样, 随着年龄增长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有着更深层次的体悟。我觉得我还年轻,音乐这条路很漫长, 趁着年轻多弹点作品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活在当下,把握好每一天。”
(新闻来源:环球网)
评论 1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